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打造应用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的“丛林生态”。近日,研究生教育条线结合新时期学校发展战略,开展“构建工程-管理-设计三旋翼交叉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新范式”的大讨论。
副校长王岩松号召研究生教育管理者们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卓厉奋进,以落实新一轮博士点申报“3+1”方案为改革抓手,以推进“工程-管理-设计”三旋翼学科交叉融合高质量发展为途径,全面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他强调,改革不能没有顶层设计,创新不能没有科学规划,要深入领会改革精髓、创新要义、发展关键,要集思广益、精心谋划、系统推进,充分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动能和创新热情,为学校新时期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聚焦招生指标动态调整、学制学费改革、AI赋能教学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博士学位点申报等重点目标和关键环节,围绕研究生分类培养、 三旋翼交叉融合课程建设、跨学位点选课与学分互认、实践成果分类认定、卓越工程师培养等专题,各院、部、中心及广大师生积极开展交流和大讨论。机汽、电气、化工、材料、轨道、纺服、航空等理工科学院,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交通运输等六大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并以智能EDA和集成电路材料两个上海市级专项班为试点,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驻企培养工作;管理学院以工程管理(MEM)专硕培养为试点,积极探索“管理-工程-设计”三旋翼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艺术设计学院以强化产学研项目对接为纽带,构建跨学科设计研究院,积极打造具备工程伦理-设计思维-管理理念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这场大讨论为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探索应用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新范式,达成了改革共识、形成了创新合力、吹响了奋进号角。研究生院将以此次大讨论为新起点,在招生指标动态调整、学制学费改革、AI赋能教学改革、卓越工程师培养、交叉融合课程建设、跨学位点选课与学分互认、实践成果分类认定、博士点培优培育建设等方面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全力打造“工程-管理-设计”三旋翼学科交叉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的“丛林生态”,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应用创新型大学努力奋斗!